在基督教華府中國教會,有一對夫妻的歌聲如同天籟,無論是在主日崇拜時帶領詩歌敬拜讚美,還是在重要節日如感恩節或聖誕節獻詩,儲洪發弟兄和白海波姐妹優美、充滿情感的歌聲總是令人難以忘懷,讓人感動、陶醉,仿佛置身於神的懷抱中。特別是白海波姐妹,昔日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女高音歌唱家,如今她用歌聲服事神,將才華轉化為對信仰的表達與奉獻。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她的音樂旅程與信仰之路,探索這位在神的愛中綻放光芒的藝術家。
白海波姐妹自幼熱愛歌唱,高中畢業後即加入歌舞團,隨後進入音樂學院深造,多次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佳績。憑藉卓越的音樂天賦與表現,她年紀輕輕便成為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的教師。為了挑戰自我、拓展視野,白海波成功申請進入美國費城的柯蒂斯音樂學院——這所學府因匯聚世界頂尖音樂人才而享譽全球,但錄取率之低、競爭之激烈也是眾所皆知。
初到柯蒂斯音樂學院的白海波,因年齡偏大、程度較差及英語不流利等因素,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她在中國的優秀背景在這所天才學校似乎毫無用武之地,令她的自我價值瞬間崩塌。除了繁重的音樂專業課業,白海波還需學習義大利語、德語、法語等多種語言,壓力極大。然而,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苦心學習,她逐漸克服困難,並贏得了學校師生的尊重,展現出無可替代的才華。
畢業後,白海波面臨著繼續深造或進入職場的抉擇。幸運的是,她遇見了鋼琴家李淑馨女士——一位熱心且敬虔的基督徒。李女士不僅資助白海波進一步深造,還邀請她在其創辦的歌劇院舞台上演出。白海波參與了十部歌劇的演出,其中以《蝴蝶夫人》最受好評,精彩的表現感動了無數觀眾,成為她演藝生涯的高峰。
儘管在音樂事業上取得了顯著成功,白海波的內心仍未能得到完全的滿足,她還渴望家庭生活的圓滿,並開始思索身為母親的角色。然而,當她懷上雙胞胎後,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與不安全感油然而生。此前,周圍的基督徒朋友曾向她傳過福音,最初她是心存抗拒的,但在懷孕期間,心靈的空虛使她逐漸打開心扉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她聽到馮秉誠牧師的講道,深受感動,最終決定受洗歸主。
初信耶穌的白海波對信仰的了解雖然有限,但她憑藉熱忱和精湛的專業能力,積極參與教會服事,包括獻詩和帶領唱詩,後來更成為佳音藝術事工團的藝術指導。以她的成就和專業能力,在中國可能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;而在美國,因生活壓力不得不教學授課,無法延續自己的歌唱事業及充分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華,這讓她感到沮喪和失落,心情愈發不快樂。
隨後,白海波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,被確診為一期乳腺癌。這場突如其來的人生風暴不僅沒有讓她灰心喪志,反而讓她更深刻地體驗到神在她身上的奇妙作為。在接受兩次手術和三次化療的過程中,她從未懼怕死亡,反而感到與神、主耶穌的關係愈發親密。神的話語讓她明白,祂是掌權的主,一切都應交託於祂。
白海波表示:「信主耶穌最大的福分,就是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裡。」那段時間成為她靈命最為強健的時期,她對主的跟隨更加緊密。她也切實感受到教會弟兄姊妹的愛,不論是殷切地代禱、經濟上的支持,還是在化療期間送來的食物,都讓她見證了基督的愛,倍感溫暖。
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,白海波經歷了神的能力和帶領,從而降服於神的旨意和引導。她開始為其他罹癌的基督徒,甚至不認識的人禱告,安慰對方並加強他們的信心。朋友許以增表示:她覺得生這個病很值得,因為她成為別人的祝福,並沒有白白受苦。她願意為身體軟弱的人禱告,甚至流淚禱告,將神的話帶給他們。
如今,白海波依然以歌聲在教會中熱心服事。過去,她歌唱是為了追求個人的事業;而如今,她將這份天賦獻於神的事工。她的服事不僅充滿平安,更帶來了內心的滿足。每次演出或是獻詩時,她心中最大的渴望就是見證更多人歸向主,這是她心中最深的呼喚和喜樂。
白海波認為,最大的福氣就是認識神。無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神都接納她,從未放棄。無論是在高峰還是低谷,她都有主耶穌作為堅實的依靠。她願意完全倚靠神,與神的關係愈發親密,並且滿足於看到服事所帶來的果效。她深知,要成為神所喜悅的人,才能成就神所喜悅的工作。
參考來源: 新城財經台 FM104 恩雨之聲香港版《倚靠》白海波-粵語(Showers of Blessing Evangelistic Ministry)
影片請見: 恩雨之聲香港版 《倚靠》白海波 - 粵語